华体会,华体会体育官网,华体会体育,华体会体育APP下载
10月15日,在2025中国—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现场,来自湖北光谷东智的人形机器人以流畅的双语交流能力引发关注,嘉宾们纷纷与其互动、合影。 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少哲 摄)
10月15日,2025中国—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启幕,这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长效机制,已成功举办六届。
今年,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和嘉宾赶来参会。“没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,算不上真正的国际化。”西班牙伊挑火腿创始人、董事长Enrique Tomá道出了众多嘉宾的心声。
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,外资外企不仅没有远离中国,反而不约而同前来。在湖北汇聚的这些嘉宾中有许多新面孔,更不乏老朋友,他们讲述的湖北故事,为“开放大门越开越大”提供了最生动的注脚。
在武汉黄陂,一家来自瑞典的企业带着“湖北造”列车车钩系统,奔赴波兰、印度等海外市场。去年,这家企业完成车钩新造与维修保养设备100台(套),实现2500万元产值,其中出口占比五分之一。
总部位于瑞典的丹纳车钩,是一家专门研发制造列车车钩系统的企业,2015年进入武汉市场,为地铁提供产品和服务。借2022年中国—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契机,丹纳对武汉业务进行整合,并于2023年落户武汉轨道交通装备智造园,成立丹纳车钩系统技术(武汉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丹纳武汉”),当年成功交付首批车钩产品,实现车钩系统这一轨道交通核心部件“湖北造”。
“政府部门派专人专车为员工提供生活保障。”李雯说,2023年落户后,丹纳武汉生产任务紧迫,湖北各级政府提供全方位细致的服务帮助企业迅速投入生产。
武汉公司已成为丹纳全球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。今年上半年,丹纳武汉订单迎来新突破,排产计划延伸至2027年。李雯介绍,丹纳武汉已发展成为具备新造车钩、维修车钩等全方位制造能力,并开发出“本地组装供应全球”的数字化电钩业务。
今年是瑞典丹纳第3次参加中国—北欧经贸合作论坛。去年,丹纳武汉组织了十余家北欧企业考察湖北,探寻合作机遇。李雯说,丹纳武汉将带动更多欧洲企业奔赴湖北,也将带着更多“湖北造”奔赴全球。
10月15日晚,在中欧(丹麦)创享之夜暨“乐购湖北”国际消费品专场展示活动中,伊挑火腿、巧克力、橄榄油等一批西班牙好物亮相,并上架到武商梦时代、武商MALL等商超。
伊挑火腿在全球已布局136家门店。“湖北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市场。”Enrique Tomá认为,湖北是伊挑火腿走向全中国的重要窗口,借助湖北的开放枢纽优势,伊挑火腿将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布局。
今年8月底,省领导率经贸湖北代表团出访西班牙和意大利。在中国湖北—西班牙经贸合作交流会上,西班牙企业对湖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一周后,西班牙经贸代表团访问湖北,就推动双方合作开展交流、考察。一个多月后,伊挑火腿便走进湖北商超,Enrique Tomá感受到了“湖北速度”。
此行,西班牙代表团又来了20多位新朋友,他们来自汽车、生物医药、可再生能源、大数据等多个领域,与湖北的优势产业高度契合。
今年1月至7月,湖北对西班牙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2.8%,双方友好合作方兴未艾。
西班牙华人跨国企业双丽集团董事长戚丽玲介绍,双丽集团业务涉及跨国投融资、医疗健康、精品餐饮及文化交流等,遍及西班牙、法国、波兰、英国、瑞士等欧洲国家,一直积极推动中外交流。以往西班牙企业来中国更多是为了交流,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寻找合作机遇。
“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。”戚丽玲说,将继续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,带动更多西班牙企业投资中国、优选湖北。
“宜家有幸陪伴超10亿人次中国消费者,见证他们的生活变迁。”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介绍,在与中国消费者相伴成长、携手同行的27年中,宜家的业务模式完成了从最初简单“现购自运”到如今全渠道整合零售的升级。
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,宜家不仅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,更在与中国消费者的互动中,不断加深理解、筑牢联结。2014年,宜家进入湖北市场,如今武汉宜家商场每年接待顾客达500万人次。
庞安泽认为,中国的优势不仅在于庞大的市场体量,更在于多领域领先的世界级基础设施。这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,为宜家的创新实践、合作发展与前瞻性布局提供了坚实支撑,也不断推动宜家优化在华乃至全球的业务运行。“绿色”“创新”“品质”,正是中国北欧合作的核心关键词。
在包括湖北在内的中国市场创新实践,为宜家的全球发展持续注入活力。这些年来,无论是数字化零售、全渠道服务,还是新型消费体验,中国都为宜家优化全球业务模式提供了宝贵思路。
这些源于中国的成功经验,正被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,成为推动宜家全球业务发展的新动力。